——访公司专家王敏学
我怀着敬仰、激动的心情采访了公司返聘专家,原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王敏学。相信公司的任何一名职工对他都不陌生。我习惯称呼他为王经理,对他有很多印象:
他是《一个和八个》故事中“八个”之一;
他是2005年军训队列中走在最前面的那个英姿飒爽、步伐矫健的领队;
他是公司历史照片中职工婚礼的主持人;
他是外来单位参观时那个侃侃而谈介绍公司发展史的讲述者。
我有幸采访他,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感受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真实而动人的场景。
下定决心 一往无前
王敏学第一次来公司时,周围是一片青纱帐,只有手写在办公室门帘上的“供排水公司”昭示着这是一家公司,再看室内陈设,只有3张三屉桌和几把椅子。这让曾任解放军总参直属兵工厂人事处副处长的他有些迟疑。
隔了十来天,在与林自强总经理的又一次见面中,他被林总描绘的公司发展蓝图深深吸引,同时被林总的个人工作经历所触动。原来,“水通”是当时开发区管委会要实现的“五通一平”工程中的重要一项,而区管委会的领导为实现水通颇费周折,甚至给出了很优厚的条件都没有人来干,区领导一筹莫展。后来经过多人举荐找到了林总,林总当时任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可以说前途无量。接到这个任务后,他毫不迟疑地扛起了这副重担。
林总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站位高、看得远,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那股干劲和闯劲,深深打动了王敏学,令他对公司的未来充满希望,满怀信心。经过慎重考虑后,王敏学毅然决然舍弃了稳定且待遇好的工作,办完交接手续后,投入到公司的创建中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公司不像别的国企,开发区管委会未拨付任何开办经费。当时一没钱,二没人,真的是白手起家。没钱怎么办?林自强总经理等9人凑了57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其中,王敏学出资5万元。没有人员,聘请了市自来水公司退休的老师傅。虽说公司规模不大,但涉及工种多,比如说管道工、钳工、维修工等,另一方面技术要求高。老师傅们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见多识广,有很多是在自来水公司干了几十年的老班长,是绝对的专家。又招录了一批复转军人,他们有着“服从命令听指挥,吃苦耐劳,不折不扣的执行力”等良好工作作风,是公司各项事业起步的助推器。“老师傅+复转军人”的组合在一次次的“实战中”昭示决策者判断的正确性,在一次次的攻坚克难中锤炼出供排水精神。
王敏学清楚地记得在石津渠围堰会战中往水里扔砂石袋的情景。寒冬腊月,情况十分危急,公司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分干部职工,有的负责装砂石袋,有的负责扔到指定位置。王敏学一天扔了一百多袋砂石,累得第二天几乎爬不起来。当时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他们连续二十多天吃住在工地,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只想着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供排水精神在一次次并肩作战中汇聚、积淀,工程施工经验在一次次实践中逐步积累,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公司未来的希望田野。
王敏学说,公司是他的另一个“家”。在公司的这二十多年,是一段艰苦奋斗、浴火重生的过程,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其中有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创业时确实艰辛,但再苦再难都没有想过放弃,带头人满怀激情,心中充满希望,带领着我们,始终能感受到未来的光明,浑身充满了力量。
学无止境 以学习促提升
学习一直是公司的主旋律,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都组织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组织大家学过《反对自由主义》《论权威》,在公司发展步入正轨时,学习了《甲申三百年祭》,很多人联系工作实际撰写了深刻、鞭辟入里的心得。很多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学,防范问题前瞻性地学,以此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
令王敏学非常难忘的是考取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学习经历。为了提高领导班子管理水平,林自强总经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考取香港公开大学硕士,林总首先带头学。听到这个消息时王敏学有些发怵,但是既然必须学,就咬紧牙关,下苦功夫,使出“钻”劲,不“啃”下这个硬骨头誓不罢休。香港公开大学的教育模式与大家接受的传统教育截然不同,是典型的“宽进严出”,并不是说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能通过考试,考试题目是一个个的具体管理案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思考的智力成果用精湛的语言阐述出来,把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一一呈现。经过艰苦卓绝的学习,虽然6门课补考了4门,最终还是通过了考试。王敏学感慨地说,通过学习使我们收获良多,推动了公司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王敏学一直把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时,他主管党建工作,坚持不懈抓党员学习教育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多年来公司的党建工作一直是区里乃至市里的标杆和典范,前来交流学习的组织与企业络绎不绝,不计其数。公司党员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诸如抗洪抢险、“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以及日常供水排水抢险中,党员一直冲在最前面,这都是公司多年坚持加强职工学习教育的结果。
现在,王敏学对学习依然丝毫没有放松,他定期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带着问题学,遇到问题要作记录,想方设法答疑解惑,把“终身学习”进行到底。
关心职工 打造“家庭”式企业
王敏学对职工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退休时收拾东西,一箱红彤彤的请柬格外引人注目,这些都是职工结婚时邀请的。但凡收到请柬,王敏学几乎悉数到场。他经常担任职工婚礼的主婚人、证婚人。他对自己主持的第一场婚礼记忆犹新。那是主持职工赖军和韩改月的婚礼,在公司新落成的职工之家举办的。
1996年1月,王敏学按林总的要求回老部队招聘了一批复转军人,他们大多是外地人,因路途遥远回去不便,自那一年起,每年除夕,王敏学都跟林自强总经理陪着这些“游子”吃饺子,陪他们一起过中秋节,一直到他们结婚成家才告一段落。
王敏学说,企业稳定与否,与职工的向心力有着莫大关系。生老病死,娶妻生子,都是职工的大事,必须要关心。现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儿童节”“八一建军节”“重阳节”都是公司的“法定节日”,不仅职工受到公司的关怀,职工的家属也是公司关心的对象,这一切都让职工倍感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王敏学在公司担任了20年的副总经理、18年的党委(党总支)副书记,20多年的综合办公室主任,他的事业无疑是成功的,值得借鉴的,笔者特意就如何在公司这个平台上实现个人价值向他请教,他推心置腹,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要做有心人。在一个集体里,要有“别人不愿干的工作我来干,别人不愿学的东西我来学”的劲头,这样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为什么有的人干一两年就能当班长,当经理?就是要多看、多学、多做,凡事做到心中有数,要练就切实解决问题的本领。公司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应该怎么跳,跳得高还是低,抑或是在上面坐享其成,必须深入思考。大家要做那个在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的人,这全靠平时积累,不能做稀里糊涂混事的人。任何一个工种,一项工作都有他的“点”,要去琢磨这个点。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要想法把工作干出新鲜感,让自己保持进步、向上的状态。
要加强学习。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要利用好每次学习机会,把学习管理起来,不能漫无目的学,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什么都没有学进去,白白浪费时间。要根据工作实际制订贴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落到实处,学进去,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有过一线工作的经历。他们都把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郭林水在一线施工时,不管从工地回来多晚都坚持每天学习,学做预算,学工程管理。正是他日复一日地坚持学习,才成为了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要学会沟通与协调。任何部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中完成工作的。中层管理者是沟通协调的主要执行者,是桥梁和纽带。与上下级沟通,与同级部门协调,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直接关系着部门的工作成效,要把“善于沟通协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
要有居安思危思想。公司现在的办公条件、施工条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是在舒适的环境中,越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履职尽责。对工作有交叉的地方更要处理好,不能让工作衔接处成为问题的集聚地、推诿扯皮的焦点。站位要高,尤其是中层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公司全局的角度上审视问题,要坚决克服小农意识,不能心存等靠思想,要着眼大局,着眼市场。
要学会关心下属,学会制订工作计划与学习计划……王敏学的建议涉及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作为公司退休返聘的专家,他时刻关注着公司的发展状况,不遗余力地为公司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每个职工都应该思考怎样汲取宝贵经验为我所用,实现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共赢。
每个职工都应该思考怎样汲取宝贵经验为我所用,实现公司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