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园林处职工王运谦
王运谦是一名普通的供排水职工,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在一线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我们每次向他提出自己的需求时,他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园林处职工王运谦,以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为我们展现了一名优秀供排水人的光荣形象。
不断积累施工经验
1997年,刚到公司的王运谦被分配到了工程二公司,从事管道安装、顶管、浇筑路面、打井和一些维修工作。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他总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认真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探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管道工,他平时只要有时间,就看一些专业书籍,并且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积累经验、钻研技术。他还经常与王进辉等老师傅们一起研究施工方案和解决施工中的难题,这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使他对更高层次的理论及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施工中不断钻研,不断探寻规律,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他将学到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志,一起进行技术交流,分享工作中的乐趣,并从年轻职工身上学习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大家共同进步,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尽心竭力。
他深知管道安装在供水行业的重要性,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因此,王运谦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但做到脏累苦险的工作抢在其他人前面去干,而且要比其他人干得多,干得更认真。他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大家都力争做好管道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接到上级安排的新任务时,到施工现场全方位勘察,争取在施工中不浪费一点资源,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谈起记忆最深的事,让王运谦忘不了的是1997年1月供水厂一期穿越石津渠输水管线工程。由于管线需要穿越石津渠底部,施工时间只能选在石津渠的枯水期进行。施工期间,大家忍受着数九寒天的极端气温,平均每人每天搬运近百个土袋子。大家穿着“蛤蟆衣”泡在刺骨的冰水中作业,有的职工一不留神掉进水中,换身衣服接着干,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连续奋战,当年2月份就将工程全部完成,这是他引以自豪的石津渠围堰会战。王运谦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无怨无悔地为公司的生存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把职工的身心健康放在心上
今年的新冠疫情,食堂作为后勤保障部门防控的重点,在积极落实公司制订的防控方案的同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保障职工就餐安全,加大食堂区域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卫生消毒工作,公司专门为职工采购多层保温餐盒,取消集中就餐,采取配发餐盒、错峰分散送餐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午餐,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职工食堂工作人员通过错时分餐,配送到各办公区域,保证职工就餐方便、安全和卫生。
当时作为炊事班长的王运谦积极落实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做好食堂加工、操作场所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食堂工作人员均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他总是积极应对,不辞劳苦,每天更换菜品花样,并要荤素搭配,保证职工的膳食营养均衡。为避免送、取餐盒时人群聚集,食堂在各办公区域统一放置餐盒收纳箱,每天早上统一收集餐盒,对所收集的餐具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物理消毒和高温消毒,严格按照程序消毒。在制作加工食品前、后对加工场地进行物表、空气等环境卫生消毒。餐厨废弃物分类管理、按规定处置,使用专用带盖垃圾桶,交由餐厨废弃物处置公司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并对垃圾桶每天进行消毒、登记。食堂采购的肉类、菜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每餐食品按要求留样,并做好台账记录。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大量繁琐的工作压到了他的肩上,但他毫无怨言,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差错。工作中出色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职工的广泛好评,而且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把责任扛在肩上,独当一面,与同事团结协作,充满激情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公司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运谦特别重视安全生产,坚持新职工到食堂工作的第一天,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他带头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的工作要求,坚持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状况的检查,将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向同事交待清楚,提出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他与同事们之间和睦相处,不把同事当手下,干工作不搞命令,大事小情和同事们沟通商量,在班组成员中形成了融洽氛围。为了让身边每位职工增强责任心,工作中有压力而不是压抑,平常与班组成员多交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安全生产想法、自己的思想和做事先做人的原则,帮助他们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经验与大家分享。要求班组成员要有大局观念,相互之间要加强协作,共同承担责任,共享荣誉。
为了公司更加靓丽美好
由于工作需要,今年8月份,王运谦调到园林处,从事园林景观及绿化工作。来到新的岗位,王运谦始终把学习作为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知识武装自己、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工作,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王运谦在食堂的时候也做过大量的供水厂园林绿化与树木修剪养护方面的工作,但是对于刚刚移植栽种过来的珍贵苗木还欠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以,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来弥补自身不足。王运谦深深地知道,当今社会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通过一个月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园林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新工作的各项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有了这些,工作中的困难便有了最有力的解决武器。通过自己的努力,王运谦进一步加深了对园林各项工作的了解,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运谦本着在园林工作岗位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基础理论知识欠缺的不利因素,可能在工作中找不到做事情的思路,达不到锻炼自己的目的,但是王运谦能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老前辈、同事交流,找到自己的工作不足,迅速转变思维方式。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王运谦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园林工作岗位的情况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优势特长,王运谦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完成园林工作任务。
从后勤食堂到园林处,一开始王运谦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但是他始终保持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和热情,努力做好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同时热情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慢慢地适应角色,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思想态度问题,只要对工作充满激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更好,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就看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食堂大师傅到一位园林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和同事齐心协力完成部门的工作,因为他深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个人只有融入到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通过不断努力,王运谦更加热爱这份儿工作,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随着北水厂园林绿化的建设发展,对整体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园林工作的一员就要紧跟公司前进步伐,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园林绿化专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中默默付出,为供排水的更大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