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在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污水中的氮排入自然水体后,会促进藻类和水生植物过度生长,使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溶解氧减少。同时,大量藻类死亡后会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处于缺氧状态,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例如,湖泊、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后,可能会出现水华、赤潮等现象,而其他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等则会因缺氧或食物短缺而死亡,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藻类群落,破坏生态平衡。对城市污水进行脱氮处理,使处理水达标排放,可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污水中的总氮包括有机氮、氨氮(NH3-N和NH4+-N)、亚硝酸盐氮(NO2-N)及硝酸盐氮(NO3-N)。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总氮中的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首先,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转化为氨氮,即氨化反应,而后经过好氧段硝化过程转化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最后通过缺氧段反硝化过程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而进入大气。至此,整个污水的生物脱氮过程完成。
生物脱氮目的最终是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过程得以实现,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物。有机物在反硝化过程所起作用:首先是提供电子供体,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这个还原反应需要电子。有机物可以提供电子,满足反硝化反应的电子需求。例如,甲醇、乙酸、葡萄糖等有机物在被反硝化细菌分解代谢的过程中,其化学键中的电子被释放出来,传递给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其逐步被还原。其次是提供能量来源,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反应以及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能量,被反硝化细菌利用,就像人类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能量一样,反硝化细菌需要从有机物中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存和代谢反应。三是维持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有机物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反硝化细菌要大量生长和繁殖,以维持足够的数量和活性来进行反硝化反应,需要充足的有机物供应。只有当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和活性足够高时,反硝化反应才能高效地进行,从而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脱氮的目的。四是促进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有机物的浓度越高,反硝化反应的速率越快。因为更多的有机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子供体和能量,使反硝化细菌能够更快速地进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还原反应。如果进水中缺乏有机物,反硝化反应的速率会受到限制,导致脱氮效果不佳,此时需要额外投加碳源,补充有机物,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倒置A2/O)的生物脱氮过程:好氧池内有机氮、氨氮通过反应转化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然后回流至缺氧池,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水中逸出,实现生物脱氮。一般情况下,进水中BOD5/TKN(生化需氧量/凯氏氮)>4.0,说明有机物充足,反硝化反应越彻底,当进水中有机物浓度低,BOD5/TKN(生化需氧量/凯氏氮)<4.0,则无法满足微生物自身生存及反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外加碳源(复合葡萄糖),提高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确保反硝化反应的高效进行,保证出水总氮达标排放。